无尘车间的核心标准源于 ISO 14644-1,对空气中颗粒浓度实行九个等级(ISO 1-9)划分,数字越小洁净度越高。选择等级时需同时考虑工艺敏感度、监管要求与投资成本。
电子与半导体
• 前端光刻、蚀刻等超精密环节常设 ISO 1-3,部分极紫外(EUV)工序甚至要求 ISO 1。
• 晶圆清洗、涂胶、显影及后端封装多采用 ISO 4-5。
这些等级可将 ≥0.5 µm 颗粒控制在每立方米 3 520 个及以下,确保线宽纳米级制程良率。
医药与生物技术(无菌制剂)
欧盟 GMP 将洁净区分为 Grade A/B/C/D:
• Grade A ≈ ISO 5:无菌灌装、开瓶暴露操作。
• Grade B ≈ ISO 5(静态)/ISO 7(动态):Grade A 背景区。
• Grade C ≈ ISO 7(静态)/ISO 8(动态):配液、分装前区域。
• Grade D ≈ ISO 8(静态):辅料称量、初级包装。
严格的级别映射保证了粒子与微生物双重控制。
医疗器械
• 一次性耗材与普通植入件注塑、装配:ISO 7-8。
• 高风险、需终端灭菌或无菌灌封的器械:ISO 5-6。
包装间通常比生产区放宽一至两个等级,兼顾成本与监管(ISO 13485 / FDA 21 CFR 820)。
食品与饮料
• 普通包装或预制菜生产:ISO 8。
• 无菌冷灌装、奶粉喷雾干燥、发酵罐连接区:ISO 6-7。
食品车间更关注微生物负荷,需结合 HACCP、FSSC 22000 等体系进行风淋、正压与表面监测设计。
航空航天与精密光学
• 卫星星敏感器、深空探测器关键组件装配:ISO 1-3。
• 航天器整体集成与测试大厅:ISO 5-7,兼顾大空间与颗粒、分子及生物污染控制。
微生物限度(如 ≤88 cfu/m³)通常纳入质量保证文件。
选型建议
1. 先定风险:评估产品对颗粒、微生物、静电或分子污染的敏感度。
2. 比对法规:结合 ISO 14644、GMP、FDA、IFS Food 等垂直标准。
3. 分区分级:高等级核心区最小化面积,其余区域依流程递减。
4. 动态验证:设计值只是起点,运行状态测试与趋势监测决定最终合规。
通过合理匹配无尘车间等级,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控制建设与运营成本,为企业长期竞争力奠定基础。
上一篇新闻:深耕洁净领域十五载,铸就康鼎品质新高度
下一篇新闻:没有了!
承接:净化工程咨询、规划、设计、施工、装修、改造